

2025-26「兩代情」徵文比賽


建於1954年,深水埗「美荷樓」是香港首批徙置大廈,為公共房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着香港社會發展和經濟起飛。石硤尾邨多年前開始陸續清拆重建,只留下美荷樓。在「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將這座碩果僅存的H型徙置大廈活化為青年旅舍,於2013年年底完成。除了把這座二級歷史建築活化成青年旅舍外,其內亦設有「美荷樓生活館」,展現當年石硤尾徙置區的風貌,以及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居民的屋邨生活。此外,協會特別成立「美荷樓舊居民網絡」,透過凝聚昔日街坊,進行口述歷史訪問,紀錄屋邨生活面貌,重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口述歷史的目的,是透過訪問者和被訪者之間的交流,以互動的方式對歷史進行紀錄。為了增加學生對口述歷史的認識和對訪問技巧的掌握,並推動他們與長輩多作溝通,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的「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每年舉辦「兩代情」徵文比賽,期望藉着訪問長輩昔日的屋邨歲月或其他居所的生活情況,聆聽他們的故事,並寫成文章,描述家人之間的愛或左鄰右里守望相助之情,並重溫當年一代人拼搏奮進的香港精神。

比賽詳情
1. 屋邨顯微鏡
2. 父母/祖父母的童年大冒險
300 字至 600 字
文體不限
1. 屋邨走廊的回憶
2. 我們的家:不一樣的故事
500字至 1000字
文體不限
1. 香城•足跡
2. 屋邨成長百味
800 字至 1500 字
文體不限
-
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均設:







得獎結果預計於2026年8月下旬於計劃網站公布,得獎學校會作個別通知。
丁新豹博士、陳潔儀博士、黃浩潮先生、施偉諾先生、黃奕鑑博士


參賽規則

1. 參賽資格:於2025 - 26學年,就讀於香港註冊小學(高小)、香港註冊中學(初中至高中)的學生均可參加。詳情如下:
年級 | 參賽組別 |
小學(香港學制)四至六年級/ 國際學校(英國學制)五至七年級/ 國際學校(美國學制)四至六年級 |
小學組 |
中學(香港學制)一至三年級/ 國際學校(英國學制)八至十年級/ 國際學校(美國學制)七至九年級 |
初中組 |
中學(香港學制)四至六年級/ 國際學校(英國學制)十一至十三年級/ 國際學校(美國學制)十至十二年級 |
高中組 |
2. 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創作過程中沒有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並從未以任何方式公開發表或參加其他比賽;如發現抄襲、侵犯版權或非原創作品,參賽者將被取消資格,如獲取獎項者則須歸還所得獎項,並由參賽者自行承擔一切責任。主辦機構有權取消任何不符合規定之作品的參賽資格。
3. 徵文比賽各組別均設有兩個題目可供選擇,參賽者只需擇一創作。參賽者資料和作品編號請填在(附件二)學生資料及參賽原稿紙上,並註明字數(包括標點符號)。
4. 參賽者可使用手寫、打印或電腦檔案遞交參賽稿件,惟必須使用參賽專用原稿紙。
- 如遞交手寫文稿:需使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謄寫於原稿紙上,字體須端正清晰;
- 如遞交電腦打印稿件:來稿必須打印於A4白色紙上,字體必須為12大小的新細明體
5. 參賽作品一經遞交,均不可修改,所有參賽作品得獎與否將不獲退還。如有需要,參賽者/老師可於遞交前自行備存一份副本。
6. 入圍參賽者或會被邀請出席面試,與評判團分享創作理念。
7. 得獎作品將會上載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網站。主辦機構有權使用得獎作品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及美荷樓生活館的宣傳活動。
8. 主辦機構保留對參賽規則的解釋、修訂和更改權利,不作另行通知。

1. 參賽作品須經就讀學校教師遞交,每位參賽者只可遞交一份稿件。
2. 請下載(教師用)附件一的參賽名單表格 及 (學生用)附件二的學生資料及參賽原稿紙。請於下方下載適用組別的附件二:
3. 請填妥 (教師用)附件一的參賽名單表格 ,並以 EXCEL檔案電郵至[email protected],電郵主旨請註明「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徵文比賽_學校名稱。
注意事項:
I. 同一學校若同時參與初中組和高中組比賽,需按組別獨立遞交(教師用) 附件一的參賽名單表格
4. 參賽作品可以以下方式遞交:
- 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如以雲端儲存空間上傳作品,請於電郵中附上共用連結,並把共用設定設為「知道連結的人均可以檢視」,以便處理。)/
- 郵寄至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YHA美荷樓青年旅舍,來函請註明「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徵文比賽_學校名稱/
- 親身遞交至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注意事項:
I. 遞交作品時,請務必填妥(教師用)附件一的參賽名單表格並以 EXCEL 檔案電郵給主辦機構。
II. 如遞交實體作品,需按(教師用)附件一的參賽名單表格的作品編號排列作品順序。
III. 如遞交電子作品,作品不可合併為一個PDF電子檔案,不同同學的作品需獨立存檔,並以(教師用)附件一的參賽名單表格的作品編號命名檔案名稱(001, 002, 003……如此類推)。
IV. 如以雲端儲存空間上傳作品,作品需儲存於同一雲端儲存空間,老師只需提供一條共用連結。
5. 老師成功以電郵發送參賽名單表格後,將收到自動回覆電郵。主辦機構會核對稿件及資料,並在比賽截稿日期後一個月內,以電郵通知老師,確認已成功遞交參賽作品。
6. 如老師於截稿日期一個月後仍未收到任何通知,請聯絡主辦機構(電話: 37283510/ 37283512/WhatsApp: 97233465)。

遞交稿件截止日期為 2026年4月29日(星期三)(郵寄以信件郵戳日為準)。

作品將根據以下四項準則評分:
- 主題思想,情感表達
- 體現香港精神或美荷樓精神,或傳遞正面價值觀
- 字詞運用、句式結構、修辭技巧
- 段落比例及銜接、意念推展、關聯性和呼應
- 字數要求
- 錯別字,及標點符號運用
注意事項:如作品少於或超出字數要求,作品會被扣分,嚴重者或會被取消資格。

1. 如希望參加比賽,但不經學校遞交可以嗎?
參賽作品必須經就讀學校遞交,恕不接受學生或家長自行遞交。如同學有意參賽,請聯絡老師填妥參賽名單表格,然後連同作品一併遞交。
2. 每組別各有兩條比賽題目可供選擇。如每個題目各寫一篇作品,並同時遞交可以嗎?
同學只需擇一創作,同一位同學不可遞交多於一篇作品。
3. 可以使用學校原稿紙參賽嗎?
同學可根據個人寫作習慣或學校要求,使用手寫、打印或電子檔案遞交參賽作品,惟必須使用(附件二)學生資料及參賽原稿紙,其他格式的原稿紙一概不予接受。如同學使用其他格式的原稿紙,作品將不獲評審。
4. 如遞交作品後發現錯誤,能否更改資料?
老師在遞交作品前,請確認參賽名單表格與原稿紙上的學生姓名及其他個人資料完全正確,且兩者資料需一致。作品提交後,所有資料將無法修改,請務必確認無誤後再遞交。
新一期寫作技巧班的資訊將於日後發布,敬請期待!
